2022年的钟声
即将敲响
说到年味
家乡的美食
必不可少
那是一种深深勾起对家思念的味道
在我们马关
舂粑粑
算是最具年俗的
一种迎新方式
寓意着新年富足
来年风调雨顺
更代表着全家团团圆圆
……
舂出
香喷喷、热乎乎的
年味

在马关县马洒村甜小筑大院,壮族同胞邓光琼正和亲人们忙碌着。淘米、蒸米饭……每一个舂粑粑步骤都娴熟而有序地进行着。今年五十四岁的邓光琼,提到儿时过年舂粑粑,脸上溢出幸福的笑容,她告诉记者,每到过年舂粑粑的时候,她家三姊妹和隔壁的小伙伴总是在旁边跑来跑去,抢吃粑粑头,用粑粑头做各种小动物,打打闹闹,别提多热闹了。





壮族同胞 邓光琼
从小我们要过年的时候,家家都要舂粑粑,舂饵块粑、糯米粑,都是舂了过年吃,我们是几家人约着一起舂,舂粑粑才有过年的气氛。



邓光琼告诉记者,她家的粑粑,除了用作自家过年所需外,还远销外地。“我们做粑粑有四十多年了,而且我们是用本地香米做,一般的普通香米做出来没有我们本地的香米润,又润又软,用洋咪咪花做出来的粑粑又香又好吃,用本地的香米,用洋咪咪花和蝶豆花煮水后染制的,做出来的粑粑色香味俱全,并且通过真空包装后销往全国各地,深受大家的喜爱。”邓光琼说。



木甑里的大米经过两天两夜的泡制,每粒米都吸满了足够的水份。如何蒸也是很有讲究的,邓丽琼介绍,蒸要蒸二道,第一道蒸二十分钟左右,倒出来用清水淘,沥干水份后再次倒入甑子继续蒸。一会功夫,熟透的大米就散发出独特的清香气味,掀开甑盖,一颗颗熟透的米饭晶莹剔透。

壮族同胞 邓丽琼
我们壮族的粑粑用的都是壮族的传统工艺,是我们老一辈就遗留下来的了,我们每一年都会做这种粑粑,以后我们要把老的工艺继续传下去,加上现代的工艺一起做出来,给更多的人品尝到我们壮家的风味,让壮家的传统继续发扬下去。





舂粑粑、迎新年,借着这一股热闹劲儿,村民们相约在一起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为过年做准备。

壮族同胞 何小莉
我嫁到这个寨子已经三年多了,我们的寨子一到过年的时候就家家户户舂粑粑吃,舂粑粑就感觉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也越来越有年味了,过年的氛围也特别的浓。


壮族同胞 田彩密
我们这个寨子每年过年到冬腊月时都要舂粑粑,要舂粑粑才像过年,舂的时候就聚在一起,一个帮一个的舂,没有粑粑就不像过年。





粑粑的吃法有多种,它的独特之处在于百搭,无论是甜的蜂蜜,还是咸的腐乳、咸菜,与粑粑搭配都是一绝。过年舂粑粑不仅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盼望,还传递着乡里乡间浓浓的乡情。
舂粑粑、吃粑粑
闹新春、迎新年
你家舂粑粑了吗
记者:杨耘 吴兰会
通讯员:陈霞
美编:谭倩
责编:王开敏 廖珊珊
审核:董高杰
新闻热线:0876——713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