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了“钙”,多了“经”,明了“向”—马关县2023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浙江“取经归来”




  2月13日至17日,马关县2023年第一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出省培训班在浙江省举行,47名村支书在浙江“取经问道”,主要围绕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绿美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方面找差距、学经验、谋发展、促提升。

图片

视觉震撼、思想震动、精神振奋

课程设置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方式相结合,先后到浙江省6个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示范点考察学习。安吉县余村,“两山理论”发源地,彻底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将生态资源转换为经济资源,实现从环境脏乱到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德清县莫干山镇,洋家乐起源地和民宿奇迹地镇,将废弃、破旧的房屋改造成民宿,实现全民创业,将美丽变成生产力。萧山区梅林村,作为党建引领示范地、“千万工程”重要源起地、围垦精神传承地、共同富裕先行地、未来乡村实践地,打造出集美丽乡村、数字乡村、未来乡村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型农村样板。丽水市陈家铺村,依托古村落保护项目“筑巢引凤”,将闲置房屋等资源流转村集体,以“保底+分红”形式让村集体经济在产业发展中稳步增收,带动村民返乡就业,共享生态产品价值的红利,成为山区村共同富裕的受益者。丽水市大坪社区探索实践“街乡共治”社区治理模式,按照“1名网格长、3名网格员、发挥N个群体作用”模式建立党建联建联管,建立爱心储蓄银行,制定志愿服务积分细则,整合党组织、党员干部、新业态新就业等社会力量,将网格化管理延伸至每一位居民,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桐庐县江南镇按照全县就是一个“大景区”思路,以推动“全域旅游”为理念,通过发掘各村不同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旅游环线,发展新业态等旅游产业集群,提升乡村旅游附加值。一个个成功的乡村振兴案例,一处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让村支书们大开眼界,深受启发。


图片


“每一个村的发展经验,都让我思想上很受震动,灵魂上很受震撼,精神上很受振奋,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绿美建设、基层治理等不单指物质的富裕,更是精神上的富足。”马关县坡脚镇坡脚村杨宗祥深有感触地说,他会将这些宝贵的浙江经验带到坡脚村,从本村实际出来,借鉴应用于实践,推动本村农民增收、基层治理、绿美建设更上新台阶。


图片



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行
 学,就要学习浙江人“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和闯劲。都龙镇都龙社区何万钢说,梅林村数十年如一日持续开展乡村建设,经过几十年的蝶变,将“烂梅林”变成“示范村”,最终绘就了产业旺、村容美、百姓富的全方位乡村振兴图景,我要学习他们的开拓精神,带领都龙社区群众闯出更多致富路。学,就要学习浙江人敢于创新的意识。马白镇塘子边社区党委书记刘明洪说,深澳村是一个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拥有的典故、传说、历史文物很多,桐庐人利用这一优势,将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出来,转换为吸引游客的亮点,这对他触动很大。学,就要学以致用。马白镇方山村党总支书记杨正虎介绍,方山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民”模式,依托“粒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广巨型杂交水稻和红彩谷旱稻等新型优质高产品种,为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马关先锋

编辑:谭倩  

责编:王开敏

审核:董高杰

新闻热线:0876——7133230

图片

(作者:马关县融媒体中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