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临翔经验”被点赞!


近期,省委组织部通报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秀案例
《临翔区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实践》案例
获评三等奖
图片

社区工作者是基层建设的重要力量,临翔区按照市委关于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的相关部署要求,以实施“书记领航”项目为抓手,先试先行、积极探索,聚焦“选育励管”各环节,研究出台了《关于健全完善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体系的实施办法(试行)》,着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通过选任、选派、公开招聘等方式进入社区,并在参与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实施绿美社区创建行动等“大战大考”中不断成长,为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图片

拓宽渠道“选”,从源头上破解社区“能人少”的难题
社工力量精准匹配。把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体系建设纳入“动体制、动权力、动资金、动利益”的重要改革事项,根据城市人口规模总量,按照每个社区平均配置10名社区工作者的标准,全区15个社区总计设置社区工作者岗位职数150个。按照“街道统一管理、社区分配使用”的原则,探索建立“5+N”员额管理模式,在保证社区居民服务需求和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街道党工委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社区管理范围、服务对象、工作特点等因素,在配齐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和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五职”干部的基础上,对社区工作者数量进行适当调剂,实现工作力量最优化。
进入门槛精准设置。聚焦从“入口端”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结构,畅通“选任、选派、公开选聘”三种进入方式,多渠道补充社区“新鲜血液”。面向社会和大专院校公开招聘工作由区级民政、组织、人社、纪检监察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全区累计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84人,其中,报考人数与招聘岗位的比例最高一期达到60:1。大批高学历、高素质年轻社区工作者的进入,大大提高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活力。


图片
靶向量身“育”,从根本上破解治理“能力弱”的难题
全覆盖培训提素质。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全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发展总体规划,以基层党建、法律法规、纠纷调解、人际关系、社区管理等内容为重点,充分整合组织、宣传、政法、党校等多部门教学资源,采取“集中授课、专题研讨、户外拓展训练”等方式,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培训体系,每年分级分层分类全覆盖轮训1遍社区工作者,新招聘的社区工作者经过岗前培训后方可上岗。鼓励支持28名社区工作者参加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双提升”行动计划。
全科式实践练本领。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业主责,在社区设置综合服务和党务工作2类岗位,每个社区至少配备1名党务工作者专职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在综合服务岗位中推行“全科社工”制度,建立“开放式办公、一门式受理、一口清导办、全科式服务”工作机制,每天由1至2名社区工作者轮流坐班完成95%以上的办事接待工作,为其他社区工作者腾出更多精力参与疫情防控、网格治理、矛盾调解、应急处突等重点工作和完成服务群众的其他事项,在强化实战训练中培养了一批行业标兵和业务骨干。近年来,临翔区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先后涌现了“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云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先进典型。


图片
晋升保障“励”,从长远上破解人才“留不住”的难题
建立岗位等级体系。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体系,根据社区工作者工作职务、工作年限、学历水平、专业资格等条件,分类设置社区正职7—18级、社区副职4—15级、一般社区工作者1—12级的岗位等级序列,畅通“年度考核、表彰奖励、职业水平、学历水平”4种晋升渠道,形成“一人一岗、一岗一待遇”的稳定正常增长机制,打破了社区工作者职业晋升的“天花板”,让社区工作者不用再为自家的“柴米油盐”发愁。目前,临翔区社区工作者正职每月基础工资最高的可达5488元,岗位职级晋升满级后可达7022元。
强化待遇保障激励。将社区工作者纳入社会保险参保范围,为所有社区工作者购买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区财政每人每月承担约2000元左右,切实解决社区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建立特殊荣誉津贴制度,对在社区连续工作满10年、20年的社区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次性特殊荣誉奖励。注重从优秀年轻社区工作者中发现和培养社区“两委”后备力量,2021年换届期间,16名通过公开招聘进入的社区工作者经过选举成长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近五年来,累计有13名社区工作者通过公开招录进入公务员、事业单位队伍,工作有目标、事业有奔头、实干有激情的社区工作氛围日益浓厚。


图片
建章立制“管”,从制度上破解工作“效率低”的难题
从严管理考核。建立社区工作者档案“一人一档”管理制度,对公开招聘的社区工作者实行劳动合同管理。建立社区工作者“错时工作”“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值班”“一站式受理”“坐班+走访”“网格化管理联系服务居民”5项制度;健全完善以居民满意度为重点,群众评议与组织考评相结合、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考评制度,将日常工作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作为年终考核的最重要部分,占年终考核的80%,加强社区工作者日常管理,年终考核结果作为晋升、续聘、解聘、奖惩和调整岗位的重要依据。
严格退出机制。按照“能进能出”原则,建立“连续两年考评结果为不称职”“有违纪违法行为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等“下”的7种情形退出制度,对不符合不适用岗位的人员予以坚决退出,切实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形成社区工作者队伍“进口严、出口畅”的闭环机制,倒逼社区工作者自觉树牢崇尚实干的良好形象。


图片
通过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广大社区工作者发现解决问题、处理复杂事件的能力和本领不断提升,成为了服务居民群众、化解治理难题的“多面手”,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图片

图片


来源:区委组织部 区融媒体中心

美编:谭倩  

审核:董高杰

新闻热线:0876——7133230


图片

(作者:马关县融媒体中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