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手艺的
就编制竹篮饰品
雕刻石料木板
……
没手艺的
就种花种草、背石料
……
焊工组、木工组
泥瓦工组、篾编组
……
马关懂腊鱼村小组的“美丽”
巧手参与其中
扮美家园
在洁美乡村建设中,懂腊鱼村小组巧手助力、村民人人都参与其中,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懂腊鱼村小组 村民 沈慧
我们一起努力,把村子打造得漂漂亮亮的,大家住着都舒服,我们也都是自愿的,所以在辛苦我们都是愿意。
在村民田富康家,四五个村民正在用竹子和稻草编制鱼篓、葫芦、酒桶、草绳、木马等等。村里会篾编的村民有十多人,他们有时间就聚集在一起制作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尽管他们的手被竹子划破,被刀子割伤,被草绳勒疼,他们都没有放弃,编制出来的手工艺品将被展示在村里给村民以及外来人员观赏。

懂腊鱼村小组 村民 田富康
我们在这里编这个艺术品,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我们的手编了都起水泡了,碰都不敢碰。但我们想着是为了家乡建设,我们都坚持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把家乡建设好。




懂腊鱼村小组 村民 田富云
我们村子在搞洁美乡村建设,手编艺术品虽然累,但是为了我们村子的美,做这个事情很值得。





懂腊鱼村小组四周环山,村民们在路边和村里的活动广场里洒下花种、栽下花苗,建设静美花园、百米花带……
利用废旧的木条、破败的坛罐、荒芜的树筒均被群众修建改造,变成了路边和门口的小花盆、小景观……
利用角落里无人问津的青瓦,闲置无用被群众汇聚一起,修建路边装饰和壮俗文化墙……
利用鹅卵石、废弃石块……合理开采利用,用它们堆出了村里的第一座景观假山,建成了第一条“感党恩”文化观景路。
利用老树根系,雕刻民俗样式,放置在入村路口处,因地制宜塑造进村“亮点”。
这样“省钱”的法子,在懂腊鱼村小组处处可见。

驻茅坪村第一书记 赵应江
懂腊鱼村小组依托本村巧手较多优势,因地制宜,根据个人特长,将村民分为焊工组,木工组,泥瓦工组,篾编组,杂工组,依山就势,变废为宝,在本村相关的节点上进行相关改造。目前,该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只是现在,更美那是将来,我相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懂腊鱼村小组将以最美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懂腊鱼村小组通过整治“脏乱差”、盘活“木石瓦”、打造“洁美村”等;用“边整治、边规划、边手创”的方式,正推动着壮乡懂腊鱼向“出门看花、伸手摘果、弯腰摘菜、庭院创收”的美好远景不断靠近。“变乱为齐、变脏为洁、变弃为宝、变朽为奇”成了茅坪村委会懂腊鱼小组“洁美乡村”的成功经验。

懂腊鱼村小组 组长 王朝凯
我们还有一个想法,就是等我们的粮食收完,把我们房子周围种上油菜花,等油菜花开时金灿灿,花开时希望大家都能来到我们懂腊鱼看看我们的家乡。
今年来,马关县都龙镇茅坪村委会懂腊鱼村小组以“洁美”为主题,挖掘壮苗特色,凝聚全村力量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改造,并依托本村木匠巧工众多的优势,共同协作,雕刻石料木板、编制竹篮饰品、打造木鱼马车、改造乡间道路、修砌特色花台、打造田野风车......用巧手装点美丽家园.
一双巧手装扮崭新家园
如今
户户栽花、人人扫地、家家比美
成了懂腊鱼村小组村民引以为豪的乡村趣事
庭院越来越整洁
村道越来越干净
环境越来越舒适
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希望广大群众一起行动起来
用自己勤劳的双手
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
创造我们美丽的家园

记者:杨耘 谭倩
通讯员:赵雪梅 陈星志
美编:吴兰会
责编:王开敏 廖珊珊
审核:董高杰
新闻热线:0876——7133230